悠悠哉三十年。
小时候读《滕王阁序》,老师说,最重要的是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连天共一色”。那时候,我其实并不在乎,只是想多背几个句子,考试多几分。对我来说,远不如多看喜欢的女孩子几眼。
现在伊人当然早已是翩然的梦,不知近况。年少时候的暗恋,没有有发芽,就已经枯死。而有时偶然想起,记得的无非是“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”。似乎早已远去,但我希望还在那里。
尽管我知道,我在十几岁的时候,很是自卑。成绩是极差的,家庭是破碎的, 体育和相貌,当然也拿不出手。遇见喜欢的女孩子,当然手足无措,支支吾吾。她一定是知道我喜欢她,也曾经对我和颜悦色,但她大约不知道,我曾经幻想过,把我最好的一切给她,只求伊人一笑。不过那也未必是我真的很喜欢她,也许只是,我的一种,脱离了现实苦闷的奇怪幻想。犹记得那个时候,我大约没有什么才能,但总是幻想着,等我在长大一些,在过几年,很多烦恼,就会消散。那时候,我恐惧高考,总觉得,那是命运对我的彻底的宣判,又隐隐期待着高考,似乎那之后,就有了无限的可能。
当然,现在我知道,高考,无非也只是一场考试罢了。
自那之后,我很多年,未曾深刻的喜欢过其他女孩子。 可能有时候,有些荷尔蒙下的,隐隐好感,如是而已。
我的父母,按部就班的离婚,我躲避出国。疫情期间,爷爷奶奶都去世了,而我果然没有见到他们最后一面。这是我所恐惧的,而尽然真的发生了。而我只能用没有航班,来作为宽慰自己的借口。
期间,也曾遇到过,被朋友伤害,被傻逼“老板”穿小鞋,等种种不值一提的小事情。 直到我遇到了她,一个精灵一样的女孩子。
但请允许我短暂的掠过,期间的一些涟漪。毕竟,我不想对她有任何影响,尽管大约没有人看我的博客,尽管大约也没有人在乎,我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小小妄想,和对她的祝福。
按部就班三十年,如是而已。
但我毕竟不是那个十几岁的,高考前的少年了。 那时候,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,会做什么样的事情,会有怎样的人生。但总是觉得,高考,有着绝顶的魔力——只要通过了,只要过去了,总是会奇迹一般的,满足自己的心愿,尽管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愿望。
而我现在当然知道,我不会是小说里的主角,当然不可能,突然遇到,老前辈传给我一个甲子的功力,从此飞天遁地,无所不能。 这世上,没有什么托底的力量。想要的东西,当然要拼劲全力去争取,但很多时候,依然还是不曾尽如人意。不妨说,做成一件事情的方式,可能只有有限的几种,但失败的方式,多如恒河沙。这是正常的热力学第二定理,无比公平。尽管有人,天资卓绝,有人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,有人貌若潘安,但从宇宙的尺度来看,这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扰动。可惜,我比尘埃还要渺小。这一点点的区别,大约是我穷极一生,也不能赶上的鸿沟。
这就是,三十岁的我,和十几岁的我,最大的区别。
在十几岁的高考前,我一直坚信,自己至少要赢过大多人,在成绩上碾压大部分人,那就是所谓的成功。所以,高考对我是无情的宣判。所以,我无比的恐惧高考。我不是想赢,我只是太怕输了。我怕发现自己是庸才,loser,我怕发现自己只是中人之资,我怕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碌碌的普通人。我怕自己曾拥有过的很多奇怪的妄想,都破碎了。我怕失败,十倍于渴望成功。我自卑而又自恋,我喜欢赢,但我更怕输。不敢对暗恋有任何的动作,也不过是这种心态下的正常反应罢了。
我现在,也是同样的怕输。年少时超强的攀比心,不会轻易的褪色。哪怕是早已认识到了自己的天资平庸,还是会对自己有很多的幻想或者期许。
我尽力做的是,如同一只刚刚出生的,探头出洞的小兽,多去试一试,多去看一看。也许运气好,就能做成一件事情。也许做成一些事情,本来也不需要惊世天资。 我可以失败一百次,只要能成功一次就好。最重要的是,减少迭代的难度,减少迭代的成本,快速的试错,快速的从错误中收到反馈,快速的调整,保持谦卑的心态。 输,就是赢的代价。 这世上,没有只赢不输的好事情。现在想想,12岁时候,在第一次有排名的考试,就排到了班里的前几名,即是命运的馈赠,我很感激;也让我输不起,这是我人格的缺陷。
而我现在,对于赢的定义,也很怀疑,我不会认为,按部就班的升职加薪,就是赢,我不认为,开豪车,住豪宅,就是赢。我不在乎社会的评价标准,我自认为是果壳里的王。当然,也可能是是我太过普通,所以用这种rant来掩饰自己的虚弱。
我唯一害怕的,是在我不断试错学习的过程中,无意识的伤害到了一些人,比如那个精灵般的女孩。
我愿尽力降低试错的成本,我愿尽力把试错变成一个非常独立,个人的事情,我不愿意,伤害任何人。 然而,我毕竟是社会的动物,总是要和人打交道。我相信,我一定会无意的伤害一些人,我很抱歉。尽管我知道,抱歉可能没有什么意义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,理解别人对我造成的伤害。毕竟,这是凡人的局限。
这就是我在三十岁时候的故事。我在十几岁的时候,怕输,不敢犯错。而现在,我知道,我一定会亲手打碎精美的花瓶,没有办法。我明确的知道,我一定会犯错,一定会伤害一些人。我祈求谅解,但我还是会第一千零一次的尝试。错误是不可避免的。我不在期待,自己是完美无缺的,光鲜亮丽的,好人。
“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”,但我毕竟还是要在尝试一下。不然,怎么知道,命运给我标注的极限在哪里。
愿我们都被命运温柔以待。
Leave a Reply